飞龙掌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明清小说中的草莽英雄都有哪些分类最后这种
TUhjnbcbe - 2023/3/3 18:59:00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一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开国帝王,这些开国帝王无不具有一部非凡的传奇,如夜空中群星般璀璨夺目。他们开创了封建王朝的新纪元,荡漾着时代,演绎着历史。时光荏苒,却让这些开国帝王依然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朝代变更,他们的历史地位以及功过,也在史书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许多开创时代的帝王出身并不高,甚至只是混迹于市井乡里,他们构成了草莽英雄中成就最高的一类。

(一)创业百战真命天子

在明清小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平民皇帝包括《三国演义》中的昭烈皇帝刘备,《英烈传》中的明太祖朱元璋,《东西汉演义》中的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辽海丹忠录》中的努尔哈赤等等。这些人草莽出身,终成帝业。而《飞龙全传》中的主人公赵匡胤虽是殿前都指挥使赵弘殷之子,但因吃了官司被迫逃亡在外,结识了柴荣、郑恩等人,其阅历增加和心志成熟都是在行走江湖中获得的,因此也可归类为草莽英雄。

小说在对此类人物的塑造都有一些传奇成分:如《三国演义》中刘备“家之

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英烈传》中的朱元璋是“玉帝身近侍金童,和玉女一起下界,一个做天子、一个做皇后。因二人原掌日月龙凤扇,遂国号为明。”还有脚踏七星,斩白蛇的高祖刘邦,二十八星宿下凡助其夺取天下的光武帝刘秀等无一不是应运而生的真命天子,这也为故事情节的开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二)乱世枭雄名留史册

这类草莽英雄与第一类有些区别,他们拔剑而起,在一个天崩地裂,风云激荡的时代同腐朽的腐朽贪酷的专制王朝展开了殊死搏杀,并各自成就了一番惊天伟业。但历史的讽刺在于,短暂的辉煌并没有带来长久的胜利,历经艰苦卓绝的流血奋斗,他们可以使大厦将倾,却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尽管他们的梦想没有实现,但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在历史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页。

此类草莽英雄在明清小说中亦很常见,如《水浒传》中的宋江,《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中的*巢,《西汉演义》中的项羽,《后水浒传》中的杨幺,《新世鸿勋》、《樵史通俗演义》中的李自成,《洪秀全演义》中的洪秀全等等。他们与窦建德、王世充、陈友谅这类地方割据势力的首领相比不同的地方在于前者大多数作为小说正面形象出现,如宋江,杨幺等甚至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来加以描写。作者不惜笔墨来对他们的童年出身、交友经历和战斗生活详加描述,使他们的个人形象塑造的丰富饱满,读者对其事迹耳熟能详。其悲剧意义的结局,也能博得广大读者的同情心,这就是此类草莽英雄的魅力所在。

(三)辅佐英主兴业安邦

无论是乱世枭雄,还是真命天子,他们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乱世称霸一方或是问鼎中原,少不了文臣武将的辅佐,宋江得一群梁山兄弟相助,两赢童贯,三败高俅,实力可与朝廷抗衡。朱元璋没有徐达,常遇春、胡大海、邓愈、汤和等人辅佐,当皇帝梦也只是想想罢了。因此这类草莽英雄占到了明清小说中的大部分,构成了明清小说草莽英雄群的主体。另外,小说中一些运筹帷幄,长于谋略的智谋之士也应看作是草莽英雄,因为他们符合草莽英雄的定义。在此我们不应报以偏见,片面认为尚武之人才应成为草莽英雄。“草莽”的“莽”不是指的性格鲁莽,而是出身微贱。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

吴用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人。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智劫生辰纲后反上梁山,为山寨的掌管机密*师。梁山几乎所有的*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宋江的左膀右臂,他在草莽英雄群里属于为数不多的智慧型人才。同样的类型的小说人物还有《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说唐系列》中的徐茂公,《英烈传》中的刘基,《飞龙全传》中的赵普,《洪秀全演义》中的钱江、李秀成等。这些文臣和张飞,程咬金,秦琼,石达开等勇武过人的大将一起为主公效命于沙场,明清小说中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存在,才使得小说情节结构完整,叙事线条多样,人物形象多元,内含价值有了更大的提升。

(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民间,侠客深受百姓的喜爱与崇拜,侠义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是一股不可忽视的与正统主流思想相抗衡相辅成的力量。后世不管是在戏文还是小说中都塑造了大量鲜明的侠客形象。在明清小说中,他们身上具有侠义精神,扶危济困,剪恶除强,又包含草莽英雄的特点,忠义为先,扬名于世。只不过前代的草莽英雄忠于的是主公社稷,而这些侠客更加忠于自己的信仰。他们之所以和官府相结合也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维护稳定,伸张正义,惩强扶弱等。用侠士的武艺,用清官的谋略和官方的地位,使好人得助、坏人得诛。

明清侠义公案小说之集大成者《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是我们民间最为熟知的。在众多侠士中,他的官位最高,官居御前四品带刀护卫,有御赐的“御猫”称号。他是“官侠”最典型的代表。展昭在第三回就已经出场了,金龙寺英雄初救难,到二十二回,展昭才真正归顺朝廷。但其实展昭早已有归顺之意,也是在第六回,四勇士误绑包拯,展昭即劝他们四人弃暗投明,为国出力。

锦毛鼠白玉堂是书中刻画最好的侠士形象,也是最能突出草莽英雄性格的人物,可爱可恨可悲可叹。“少年华美,气宇不凡,为人阴险狠*,却好行侠仗义,就是行事刻*。”这是书中对白玉堂的一个总体评价。胡适先生也表达了他对白玉堂的怜爱之心:

白玉堂为人很多短处,骄傲狠*好胜轻举妄动——这都是很大的毛病……但白玉堂的许多短处倒能教读者觉得这样一个人也许是可能的,因为他有这些近情近理的短处,我们却格外爱惜他的长处……残酷的下场便是作者极力描写白玉堂的短处,同时又是作者有意教人爱惜这个少年英雄,怜念他的短处,想念他的许多好处。(《中国章回小说考证》)

在稍晚问世的《七剑十三侠》中,主人公赛孟尝徐鹤等十二英雄聚义,各仗侠肝义胆,将侠客类草莽英雄的气质很好地体现出来。由明至清,草莽英雄的形象特点,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和社会大环境大背景的发展变迁密不可分的。在晚清时候,社会动荡,百姓受苦,因此将草莽英雄侠客化,寄托了人们希望侠客除奸去恶,为国为民的美好愿望。

(五)巾帼女将不让须眉

谈到草莽英雄我们还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女性英雄。不爱红妆爱武装、武艺高强、英姿飒爽的女英雄们则成为明清英雄侠义小说中一道瑰丽夺目的风景。在明清英雄侠义小说中,女英雄们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刻画的生动细致上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她们迥异于闺阁风情的勇猛刚烈的形象吸引着读者。以《水浒》、《说唐》系列、《杨家将》系列为代表的英雄传奇和以《三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为代表的英雄侠义小说,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勇敢机智、侠肝义胆的草莽出身的女英雄形象:《水浒传》中的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杨家府演义》中的穆桂英;《隋唐演义》中的窦线娘;《说唐三传》中的樊梨花、《洪秀全演义》中的洪宣娇,还有《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等,这些巾帼英雄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如一丈青单捉王矮虎,穆桂英挂帅,樊梨花三擒三纵薛丁山等等也早己深入人心,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耳熟能详。

女英雄的形象是生动感人的,她们武艺超群、胆气过人、足智多谋,无论是在千*万马的战场还是凶险莫测的江湖她们都展现出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与才子佳人小说中多愁善感、弱不禁风的佳人相比迥异其趣,别是一种风景。充满血腥的战场与险象环生的江湖,本是勇气与力量角逐的场所,与人们心目中以柔弱胆怯为基本特性的传统女性形象似乎是格格不入的。有趣的是小说中女英雄们偏偏能够与男儿们一样,东征西讨、出生入死、建功立业或是打抱不平、拔刀相助、扶弱惩强,甚至有时比男子还强悍、还出色,是一群独具魅力的古代女性的艺术形象。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清小说中的草莽英雄都有哪些分类最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