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掌血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己椒苈黄丸治疗肠鸣
TUhjnbcbe - 2021/7/6 19:18:00

《金匮要略》:“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己椒苈*丸主之。”徐彬注云:“中脘以下曰腹,腹满自不得责上焦,口舌在上,上焦无病,何以干燥,则知腹满为大肠病,口舌干燥,乃水气伤阴,大肠主津液,阴伤而津液不得上达,口舌乃干燥矣,故曰:此肠间有水气。药用防己,不言木,汉防己也,肠间为下焦,下焦,血主之,汉防己泻血中湿热,而利大肠之气;椒目,椒之核也,椒性善下,而核尤能利水;葶苈泻气闭而逐水;大*泄血闭而下热,故主之。若口中有津液,是大肠之阴不为饮伤,故阴津不亡。”兹介绍几则病案如下。

1.李某某,女,30岁。脐周腹痛则欲解大便,便后痛减,每日如此者三,大便不成形,夹黏冻及不消化食物,肠鸣,纳呆,舌淡红,苔薄*腻,脉细弦。

处方:防己12g,椒目6g,葶苈子12g,车前子30g,白术15g,茯苓30g,山药15g,神曲12g,麦芽15g,焦山楂12g,白芍30g,甘草12g,元胡30g,败酱草30g,7剂。

二诊:服药第3剂后,大便1日1次,成形,黏液减少,无不消化物,无腹痛,无肠鸣,再予7剂以资巩固。

处方体现以下原则:(1)化肠间之饮,用己椒苈*丸加车前子;患者大便次数本多,故弃大*不用;(2)健脾化湿,因饮由湿生,故用白术、茯苓、山药健脾化湿以杜饮之渐;(3)消食和胃,因患者纳呆、大便含不消化食物,故用神曲、麦芽、焦山楂消食;(4)缓急止痛,用芍药甘草汤加元胡治标;(5)清化湿热,因《金匮要略》载:“肠垢者,大肠有热也”,导师认为大便夹有黏冻即是肠垢,用败酱草清热解*。

2.卢某某,女,71岁。近6年大便每日4~5次,他院予服补肾中药减至2~3次,不成形或水泻,伴涕样物,便前腹痛,便后痛渐减,大便含不消化物,矢气多,有滑泄倾向;肠中辘辘有声;每日腹部聚起数次,矢气后可减;胃纳不佳,面色萎*,呈贫血貌,胃部分切除术、胆囊摘除术后40年。舌质淡红,苔*腻中剥,脉细弦。

处方:防己12g,椒目6g,葶苈子10g,车前子30g,泽泻15g,*参30g,白术30g,茯苓30g,神曲12g,麦芽15g,焦山楂12g,鸡内金12g,白芍30g,甘草10g,元胡30g,马齿苋30g,连翘30g,枳壳6g,7剂。

配合服用香连片每日3次,每次5粒。二诊:服药后大便基本每日1次,成形,无涕样物,仍有少量不消化物,几无腹痛,腹部聚起明显减少,肠鸣止。

处方构成原则一如前案,只不过因本案肠鸣更甚、有水样泻及滑泄倾向、体质虚弱,故加重了利水健脾之品;再者本案兼有聚证,其用药与止泻矛盾,不可竟用“通因通用”法,仅委以轻量枳壳理气消痞,配合口服香连丸,以大剂量苓术健脾止泻。结果果然趋利避害。

转自网络

好消息

即日起在古今医案云平台端内注册的用户

可享受30天的免费试用

更多内容

请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己椒苈黄丸治疗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