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周王朝势力逐渐衰弱,各诸侯国之间互相角逐,就像角斗场上相互搏杀的角斗士,拳头大的是冠军,是名为霸,霸者长也,即为诸侯之长。而今天要讲的这位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君王——楚庄王。
公元前年,楚穆王去世,其子熊旅即位名楚庄王。晋国大夫赵盾乘虚而入,立即召集七国(宋、鲁、陈、卫、郑、蔡、许)诸侯开会,使出威逼利诱之术,将晋文公推上霸主地位。楚国众臣见晋国登上老大之位,纷纷发出不平之音,不断的上奏楚庄王夺回霸主之位。楚庄王深谋远虑,扮猪吃老虎,面对大臣们的愤慨全当耳旁风,只是终日饮酒作乐,例行着一个“闲王”每天该做的公事,晨打猎,午赏花,晚听曲,睡前看看《西游记》,睡醒花园打太极。
楚庄王像一个昏君似的每天浑浑噩噩过日子,时间一长,正直的大臣就看不下去了,经常劝谏楚庄王要勤政为民,不要终日无所事事,虚度光阴;要做一个明君该做的事,早读书,中习字,晚练武,睡前应该批奏章,睡醒多思人民苦。
楚庄王起初听了,只是哈哈一乐,像个没事人一样。因为他心里有自己的盘算,自己年幼刚刚继位,此时不明时局,势单力薄,况且楚国相国斗越椒(此人贪财弄权阴狠噬杀)树大根深,其势力盘根错节,目前唯有静观其变,以逸待劳,待时机成熟方可出手。
斗越椒见新上任的楚庄王(即位时年龄不到20岁)只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便放松了警惕,变得愈加的飞扬跋扈,目中无人。一时之间,楚国朝堂,狼狈为奸,暗无天日。
奸臣当道忠臣伤,两眼打转泪汪汪,忠臣无奈奏楚王,楚王怒之:“止、止、止、再敢上奏者,直接打入死牢!”
此命令公布之后,楚国朝堂泥沙俱下,奸臣走中间,忠臣走两边。楚王饮酒四望,大殿噤若寒蝉,不由寒从心中起,叹从诗中来:“悠悠楚国兮,君子远朕兮,良禽勿藏兮,爱国忘己兮!正直之士朕盼兮,早日与朕除贼兮!忧兮忧兮,我心悲兮……”这首《盼良臣》楚王在心里不断的吟唱着,希望有一天可以等到那位不顾个人生死安危,能为国家尽忠之人。
原来,楚庄王颁布的这个“禁止上奏的公告”,是楚庄王投石问路的试金石。老子曰:“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只有在患难之时才可以见到真性情,我楚庄王继续“昏聩”下去,做一个堂而皇之的昏君,如果你们上奏是做做样子,肯定会畏惧朕颁布的这个命令;如果你们确实是真心为国家着想,为百姓谋福利,肯定会不顾个人安危,想办法辅佐朕崛起除贼安国。
这块试金石头(禁止上奏的公告)仿佛一张强力胶布,叽叽喳喳的喧闹声被这强力胶布贴上后瞬间嘎然而止,一直到三年后的某一天,强力胶的粘性才被一位勇士撕得粉碎。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天空万里无云,楚王歌舞升平,正饮酒听曲到半梦半醒微醉时。突然,大夫申无畏有事禀奏,楚王雅兴被扫,当即怒斥道:“无畏,何事这么着急扫朕雅兴?”
“大王,昨日我看书时碰到一道难题,苦思冥想到深夜也没想出答案,整的我茶饭不思,心中烦闷,我想大王天生慧力惊人,所以,今日斗胆来向大王讨个答案!”无畏大夫循序渐进的说道。
“哦?无畏大夫可是我当朝大才子,是何难题,朕倒想听一听?”楚庄王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道难题是:楚山之上,大鸟一只,五光十色,光彩照人;装聋作哑,三年不鸣,众人见之,这是啥子鸟儿?大王,您可知道这是什么鸟儿?”无畏大夫刨好了坑,就等楚庄王往里面跳。
“哈哈哈……这题好,真乃好题,这可不是普通的鸟儿啊,此鸟乃是鸟中之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成语一鸣惊人的由来)楚庄王心有灵犀的笑答道。
“大王圣明,楚国有大王必将鲲鹏展翅九万里,诸侯俯首没问题!”无畏大夫感佩的赞叹道,说完便行礼高兴而归。
与无畏大夫交谈之后,一连几天不断的又有大臣上奏,上奏内容是:“邻国蠢蠢欲动,欲打楚国主意,若不主动出击,楚国必将受欺!大王圣明,勿必警醒!”
楚庄王算算时间,自己已经蛰伏了三年了,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于是,手背翻动变手心,狠狠的抓住手中的权利之棒,来了个一百八十度急转弯,用力的挥动着权棒朝周边小国砸去。
楚庄王积极改革,调整战略方针,厉兵秣马,砥砺奋进;将无畏大夫一类委以重任,斗相国之朋党一律放到大树底下,边边凉快。转瞬之间,黑天变白日,万道霞光照耀得大殿红心暖暖,黑心颤颤!
楚庄王雄心壮志伐邻国,几年之间周边小国被打回原形,一个个全都卑躬屈膝,进朝纳贡。
公元前年,楚庄王励精图治,集全国精锐大败宋国。之后,御驾亲征楚王军团战戎族,戎族首领陆浑见楚庄王用兵如神,自愧不如,便亮出白旗,俯首称臣。
楚庄王捷捷胜利,凯旋而归。不料,途中遇敌,敌人乃斗相国部队,两军对峙,面面相觑。
原来,狼子野心之人斗相国知楚庄王亲征戎族,此乃天赐良机。于是,率领旧部人马,将郢都(楚国国都)占领,同时亲自披甲上阵誓与楚庄王一决高下,将其铲除自立为王。
自相残杀,楚人相搏,楚庄王不忍自杀楚民,使出擒贼擒王之计,以退为进,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楚庄王一声令下:“三军听令,后撤!”大军接到命令后,如潮水般前浪推后浪一浪接一浪地纷纷后撤。军队撤到隐蔽处一排排整齐地做潜伏状,唯有一支骑兵向“斗叛臣”杀去……(此骑兵是诱饵,引诱斗叛臣上钩)
斗叛臣野心勃勃利令智昏,见楚庄王已逃,只留一支骑兵拖延。于是,亲率骑兵杀出,斗叛臣一路杀,楚王骑兵一路回逃。直到斗叛臣入了陷阱,追逃才停止。
斗叛臣直追到过了一座桥,便嘎然而止。因为,他发现自己中计了,待他想往回逃时,桥已物是人非,断成两截,只留下滚滚江水无声的翻滚着朝东边流去。
“哈哈哈……大将军乐伯在此,叛贼斗越椒还不快快受死!”楚国大将乐伯高声呼叫道。
“狂妄小儿,竟敢欺辱本相,弓箭手听令,给老子使劲地放箭,射中者重重有赏!”斗叛臣怒吼着命令道。
“嗖、嗖、嗖、……”弓箭手射出的箭像雨点一样撒向大将乐伯,最终无一命中,全都落在了乐伯脚下。
乐伯看到斗逆贼滑稽的样子,高声怒骂道:“乱射箭有个鸟用,你培养的楚兵就是这个水平吗?好歹你也算个射手,居然差劲到如此地步,我手下一个小兵的射箭技术都胜你万倍,你当相国真是对我楚国的侮辱!”乐伯骂完对旁边手下使了个眼色。
“哈哈哈……大将军说的对啊,这斗叛贼就是猪鼻子插大葱,装蒜!要是真有本事可敢与我比试?”这个手下人称百步穿杨神射手——养油基。
“呸!爷爷就和你比,乳臭未干的毛孩儿,当年我射箭时你还在不知道在哪儿?”斗叛臣的怒火如火山里喷薄而出的火焰,欲将对方烧为灰烬。
“好!有种!比试规则,咱俩各站桥头,每人三箭,一决胜负!”养油基斩钉截铁的说道。
“你定了规则,我得先射!”斗叛臣欲夺得先机,先下手为强。
“小爷我让着你这只老狐狸,就让你先来!”养油基镇定自若的怒视前方说道。
斗叛臣狡黠的撇了撇嘴角,摆出经典姿势“射雕英雄”式——拉弓放箭,“嗖”的一声,利箭疾驰的跃过江面,朝养油基射来。
“喝!”养油基大喝一声,用手中的弓一甩,疾行的利箭便像泄了气的皮球,突然被扇了一大耳瓜子,呜呼哀哉的在地上发出“哎哟哎哟”的呻吟。
“哈哈哈……老狐狸,你的箭就像屎壳郎推屎球——越推越屎!再来,再来,小爷等着!”养油基发出阵阵嘲笑声,直把对手激得面红似烙铁,耳赤如红椒。
斗叛臣见自己射出去的箭就这么轻松的被打落在地,对手还如此叫嚣,顿时咬牙切齿,发出一声声的咆哮声:“黄毛小儿,这第一支箭只是试试你的水平,休要猖狂,看你相国爷爷这第二支箭!”
“嗖!”的一声,此箭如行驰的火车般朝着养油基面门直冲而来。
养油基见此箭势不可挡,于是使出“青蛙王子式——半蹲在地,”这支箭便似无头苍蝇飞向孤寂的山林之中。
“哈哈哈……好玩,好玩,老狐狸,你射箭,如放屁,屁、屁、屁!熏得人,直想蹲!”养油基极尽讽刺,欲把对手刺向头昏脑胀之地。
“不许蹲!躲箭的不是好汉,有种别躲!”斗叛臣扯着嗓子怒吼道。
“好!最后一支箭小爷我不躲,你可使出全力,不要赖账!”养油基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斗叛臣做了做热身运动,转腕摆胯,使出全身之力死咬目标养油基,“嘣……”弓弦将箭喷出后发出一串串的震荡声。
这只利箭仿佛被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朝养油基扑来。
养油基摆出达摩防御式,虎目圆睁视前方,双拳紧握立腰间,拔背含胸待箭来,虚灵顶劲神出手——“呼”的一声响,此箭很乖巧地落在养油基手心上,他将此箭牢牢地抓在了手里说道:“你的三支箭已经射完了,下面该我了,是男人就要说话算话,你这老狐狸不由赖账哦!”
“黄毛小儿,相国爷爷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尽管来。”斗叛臣激进的忿道。
俗话说:“兵不厌诈!”养油基深知对待老狐狸要以滑制滑,于是使出真真假假之术。养油基将箭摆好,做出欲射箭的动作,“嘣”的一声响,老狐狸警觉的将身子往左边闪了闪,结果发现啥也没有。
“老狐狸,莫慌啊,我试试我的弓而已,你不会这么胆小吧?”养油基佯攻道。
老狐狸听到对方还没开始射箭,心头稍稍松了一点,然后又自然的紧张起来。
“嘣!”又是一声响,老狐狸赶紧跳身朝右本能的躲避,谁知就在这时,一支追踪飞箭死咬老狐狸面门而来,“噗哧……”鲜血喷涌而出,只见老狐狸满头是血,“轰隆”一声响身躯便砸在了地上,惊煞旁人的倒在了血泊之中。
斗叛臣的部下看了这惨不忍睹的叛贼结局,一个个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投降的投降,哭的哭,嚎的嚎……
叛贼败北,楚庄王大胜!
楚庄王经此一战,大权即握。从此,兢兢业业一心为政,不久,便登霸主之位,是为春秋五霸之一。
《周易》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楚庄王是明智的,知道初登帝位,不明时局,需龙行于渊,静观水面;待天时运转,一切尽在掌握,则潜龙出水——飞龙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