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历史,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山西平陆在春秋时被称之为虞国,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假虞伐虢”、“唇亡齿寒”、“伯乐相马”、这些耳熟能详的成语,真实故事就发生在平陆境内的一条古盐道上,这条古盐道从运城的解洲直达河南的陕州,在古盐道上还有一棵参天古柏树,旁边的村子也因为这棵柏树命名,被叫做柏树岭村。相传三国时期关羽的部将周仓年轻时候从解洲贩卖私盐走古盐道的时候就经常在这棵古柏树下乘凉休息。
春节前一次拍摄途中,我们在山西平陆上牛村的古盐道上看到了这棵古柏树,与这棵古柏树并存的还有一个山神庙。我们在这里也遇到了这棵古树的守护人,老人为了守护这棵古树,常年住在下面的窑洞里。据老人介绍,相传在北魏时期,一群兵将在此地偷偷开采金矿,就在这棵柏树下炼金,炼金的时候大火烧坏了古柏树,他们走后,古柏树又长出了新芽才长成如今的柏树。附近的村民为保护这棵神圣古柏,就在此居住了下来,年复一年在这里守着古柏。
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文革时期山神庙被红卫兵拆了,古柏树当然也作为反动封建之物要要被锯倒,当时的村民里有一个充满血性的汉子,大声嘶吼着,谁敢动树就和谁拼命,他豁出性命终将这棵古柏保护了下来。当时那位血气方刚的光棍汉子,后来娶了贤淑的妻子,生儿育女,如今老人还健在,还是与古柏相依为命,昼夜相伴。附近的群众都颂称这是古柏神给他赐的福,当我们问起这件事说的是不是他本人,老人笑笑没做回答。
说起这棵古树的年龄,大爷指着树上挂着一个绿色牌子,说牌子上面写着树龄年,但是这棵树的树龄可远不止年。你算一下,相传相传三国时期关羽的部将周仓年轻时候从解洲贩卖私盐,走古盐道的时候就经常在这棵古柏树下乘凉休息在那时,周仓也算是平陆的古代名人,据文物部门讲周大将军出生日期不详,卒于公元年,至今也已经年了,而且当时能在树下乘凉歇息,说明这棵树已经很大了,所以这棵树至今至少应该有年的历史了。
这棵古柏树直径应该在1.3-1.5米之间,由于年代久远,也多次遭天雷袭击,树干早已中空,举起相机拍摄树杈之处,被大火烧灼的痕迹还非常清晰,常年的风沙和落叶已经将树洞填满,但是丝毫不影响它长得枝繁叶茂,前些年在树根处还经常发现野蜜蜂在树洞里筑巢酿蜜,为了保护古树也是为了防止野蜂袭击游客,已经对树洞的蜂巢也做了封闭处理。
满树的红丝带寄托了游客的祈愿,大爷说以前这棵古树上不光飘满红丝带,还有很多铁链和铜锁,文物部门为了保护古树,已经全部做了清除,同行的影友问大爷这棵古柏是不是很灵验,要不咋又这么多人前来祈福许愿,大爷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问题,只是指着一个树枝说:连理枝你们应该都是听说过,当然那是指两棵树的树枝相互生长在了一起,这棵古柏的树上有一个同树连理枝,不仔细看你都发现不了,按照大爷的指点,还真发现2个树枝合二为一生长在了一起,要不是树杈处的缝隙,还真就以为是一个完整的树枝了。
说完这些,大爷似乎来了兴致,对我们说这些年前来朝拜许愿的游客,还在这棵古树上陆续发现了大大小小14条“龙”,虽然都是形似,但是经过他们指点解释,每一条龙又似乎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似飞龙在天,有的蜿蜒几米,有的还没拳头大,但是每一处都有着相应的说法。
去年的一场大雪压断了这棵古树的2个树枝,这件事也让大爷心疼自责不已,大爷说雪落无声,等到自己听见树枝叭叭作响的时候已经迟了,2枝硕大的树枝已经折断掉落在树下,折断的树枝至今还存放在下面窑洞前,没有人敢动,可以想象当地人对这棵古柏的信仰与崇拜。也许是这些信仰和崇拜才让这棵古树得以更好地保护起来。
这株古柏是这个古盐道上又一标志物,站在这里远眺四周,似乎还能想象出千百年来古柏下有多少盐工,牛马车队在此歇脚,在山神庙里上香许愿,求指迷津。与古柏相隔不远的东北角,遥遥相望的就是张店的风口村,有“一年一场风,年头到年终”之说,相传古时候这里风吹起来更是飞沙走石,多少房屋树木被吹倒或拦腰截断,冬季冷风可使人畜冻死,几千年来也只有这棵古树依然是挺拔翠绿,华亭如盖的保护着村民。
一切的传说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祝愿,古柏树是否有灵性我们也无从考证,周仓是否在此歇息纳凉已经不重要。千百年来的自然灾害也多次袭击这棵古树,它就像一个巨人一样,顽强地屹立在这个古盐道上,撑开自己的臂膀,福佑着来往的游客商贾和居住的一方村民。加之民间的古树信仰和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趣闻轶事,人们更是相信这棵古树上住着神灵,树下的“山神庙”相传是有求必应,可避灾祸,可赐福佑,甚至还能还能送子,也让这里显得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