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一群美国乘客搭乘着波音-型客机,正准备从美国希洛岛飞往檀香山地区。
他们系着安全带,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安心等待着到达目的地,然而,仅仅过了二十分钟左右,危险就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来临了。
随着野兽般的“呜呜——”声,原本完好无损的天花板突然爆裂,仅仅在几秒的时间内,飞机顶部彻底掀开,原本密封的飞机变成了“敞篷飞机”,一些严重的地方,包括机身侧面墙体也被剧烈的气流卷的一干二净,一些胆小的乘客,看着脚下的万米高空,吓得直接晕了过去。
飞机
狂风呼啸着撕扯客机的每个角落,桌布、餐具等被一股脑卷到空中,一名空姐由于没有防护措施,直接被卷出机体......
那么,这场空难的最终结果会如何呢?完好无损的飞机又为何会变成敞篷客机呢?
飞机
突发空难,万米盘旋
年4月28日下午13时25分左右,一架从夏威夷希洛岛出发的波音-型客机正式起飞,目的地为美国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地区。
这档航班上一共搭乘了两名驾驶员和三名空乘服务人员,以及89名普通乘客,旅程总时长大约为35分钟。
因为飞机的航班的时长较短,很多乘客都没有直接休息,而是通过看书或者听音乐等方式打发时间。
飞机升空
当天的天气十分好,透过舷窗还能感觉到太阳光带来的炙热。
在将飞机拉升到英尺(大约米左右)的高空,两名飞行员便开启了自动巡航模式,其中一名飞行员还满是期待的表示,在落地时还有一场老友饭局等着自己赴约。
然而,这种惬意并没有持续多久,异变就突然发生了。
在飞机的顶部,骤然传来巨响,伴随着巨大的气流窜入舱内天花板直接破开一个大洞,然后机舱内部的气流瞬间失压。
机顶爆裂
这一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得所有人惊慌失措地大叫起来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
“救命!”
可是灾难还没有停止,就在众人目光之中,从驾驶室到机翼之间的天花板也一块一块粉碎,飞机碎片飞的整个机场都是。
没有了飞机顶部,机舱内部已经完全失压,强烈的低压环境造成人体的血液循环受阻,剧烈的气流让舱内温度骤然下降,乘客们的精神也遭到了高空环境的压迫。
乘客
但幸运的是,所有的乘客都已经系上了安全带,短期内没有掉下飞机的危险,可那些为他们服务的空乘人员就没有这么好运了。
空乘主管克拉拉贝尔·兰欣,因为事发时正在为飞机前排的客人倒水,所以在天花板脱落的瞬间,她便被一股强大的气流卷入空中,彻底消失在众人面前。
另外一名空乘人员珍·佐藤·富田,也因为距离事发地过于接近,被脱落的残骸意外击中,瞬间丧失了意识。好在一位乘客伸出了援助之手,将她牢牢抓住,才没有让她像空乘主管那样被甩出飞机。
空乘人员所处的位置
至于最后一名空乘人员米歇尔·本田,由于事发时正在机舱尾部服务,并未遭受直接到损伤,但是强大的气流直接涌入机舱,米歇尔还被推向机舱尾部,头部直接磕向座椅,涌出了大片的鲜血。
米歇尔强忍着疼痛站了起来,因为她知道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的话,接下来谁也别想活着离开飞机,寒冷的气流从一旁吹过,米歇尔跪着向前方爬去,然后用尽浑身的力气去安抚那些已经受惊的乘客。
彼时,飞机还处于万米高空之上,由于高速的飞行模式,米歇尔的话,大家根本无法听见,无奈之下,米歇尔只能用手语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急救措施,让他们带好氧气面罩,系好安全带,等待飞机的平安降落。
空乘人员
做完这些以后,米歇尔又返回机舱尾部,通过紧急电话来跟驾驶舱的两名驾驶员取得联系,但由于飞机顶部的大面积脱落,电话线也被直接扯断,米歇尔的电话一直都没有打通。
同时,一些细心的乘客也发现,由于天花板的脱落,氧气管道也遭到了破坏,大家虽然戴上了面罩,却没有任何氧气可以吸收。众人再次慌乱了起来,一些乘客开始祈求上帝的保佑,米歇尔也陷入了慌乱之中。
巧合的是,两名驾驶员也意识到了飞机的不对劲,副机长汤普金斯忽然感觉到从背后传来的冷风,他连忙扭头望去,首先进入视野的是漂浮着白云的蓝天,而驾驶室的舱门早已不知所终。
机长带上氧气面罩
积极自救,屡遭挫折
两名驾驶员没有任何犹豫地带上氧气面罩,经过多年的飞行经验来看,如果飞机继续保持英尺的高空飞行,那么后方的乘客们势必会因为高空缺氧而集体死亡,所以当务之急便是下降高度。
机长罗拔·舒安史迪甸拿亲自上手,将原本的巡航模式改为人工驾驶模式,把飞行高度从英尺下降为英尺(多米左右),同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也从千米每小时降低到为千米每小时。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由于机身破损的的缘故,飞机减速和飞机降高的压力全部被挤压到机头位置,连接着机舱和驾驶舱的龙骨也逐渐出现变形,机头下垂高度超过一米,后方的乘客已经完全看不到机头,飞机随时都将面临解体的危险。
飞机降高
在这种情况下,两名机长也开始犹豫了,如果停止降高的话,乘客们的生命安全还是会造成威胁,但是如果继续下降的话,飞机也会有完全解体的风险,最终机长舒安史迪甸拿当决定暂缓下降高度,先跟地面塔台联系,寻找可以备降的机场,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呼叫之后,位于美国夏威夷州中部的卡富鲁伊机场接到了该航班的求救信号,在舒安史迪甸拿机长将情况完全反映之后,卡富鲁伊机场迅速清空了所有跑道,为这艘-的迫降做准备。
同时,舒安史迪甸拿机长也开始在塔台的帮助下,逐级降低高度,并于空难发生的第五分钟后,成功将飞机降低到人类可以正常呼吸的高度。
机场塔台
汤普金斯和舒安史迪甸拿相继摘掉面罩,两人开始为迫降的事情进行最后调整,可就在这时,噩耗再次传来了。
根据汤普金斯的观察,飞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已经完全失灵,如果要降落的话,就必须改用手动操作,不能再依靠任何仪表数据。而手动操作的难度十分巨大,一旦驾驶员有任何失误,飞机还是逃脱不了坠亡的命运。
听闻此事,舒安史迪甸苦笑道:“该死的,怎么什么倒霉事情都让我们遇上了,那接下来怎么办?”
飞机起落架
汤普金斯回应道:“要不,先把起落支架放下试试?”
说着汤普金斯就按下了起落架开关的时候,显示器显示主起落架已经成功放下,副起落架却迟迟没有正常放下。如果这条消息是真的,那么继续迫降,势必会造成机头擦地,进而导致飞机爆炸解体。
可是刚刚汤普金斯已经发现控制系统失灵的状况,所以起落架到底有没有放下,两人也不敢轻易定下结论。
美军空管查验
于是为了检查副起落架是否放下,汤普金斯建议:把飞机环绕机场上空再飞一圈,让地面人员帮助确认副起落架的真实状况,如果副起落架成功放下,那么两人就在机场完成迫降。
如果起落架没有放下,那么飞机就直接掉头,到最近的海域进行迫降,这样无论如何都能保证乘客的基本安全。对此,舒安史迪甸拿也同意了下来。
当飞机再度盘旋拉高以后,地面的观察人员也仔细地紧盯副起落架的位置,最终确认飞机的副起落架已经落下,塔台将这一信息迅速传递给了两位机长,在得知飞机的起落架下放正常后,两名机长开心的笑了出来。
乘客们平安降落
十几分钟后,塔台的仔细引导下,舒安史迪甸拿机长小心翼翼地开始迫降,米歇尔空乘服务员也让所有乘客做好防冲撞准备,然后抱住那名已经受伤的同事,迎接最后的生死时刻。
事实证明,舒安史迪甸拿机长的技术还是可以的,飞机以一种奇迹般的姿态平安落地,机组成员以一人失踪七人受伤的代价,成功挽回九十余条人命。
飞机
调查结果,根本原因
事后,美国政府对此次空难事件高度的重视,并委托国家航空管理局展开全面调查。
根据飞机的残骸来看,飞机破损是由机身左侧的一条裂痕开始的,而一位女性乘客也反映,早在登机的时候,她就发现机身的左侧登机口处存在一条裂痕,但是出于对机组人员的信任,乘客并未将这件事情告知他人。
至于这条裂痕的出现,则跟这架飞机所经历的航线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从飞机往返的周期表来看,飞机一直往返于夏威夷希洛岛和檀香山地区,这两地皆属于热带气候,空气中含水量较大,飞机的腐蚀程度和氧化程度比一般的地区会高很多,再加上飞机在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气压不同,进而造成了被氧化的金属片受气压影响崩裂,引发了这次机顶脱离的现象。
地勤检查
同时,这架飞机的使用年龄和安检维修制度也存在着巨大的问题,根据波音公司提供的设计报告来看,该类型的飞机正常飞行周期为余次,但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周期已经达到了次,完全超过了预定的飞行周期。
再加上飞机的正常使用年限在20年左右,而这架飞机已经使用了19年的缘故,所以这次空难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
当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那就是飞机的机体安检环节,由于该飞机所属的航空公司过于追求利益,把安检过程全部放到深夜进行,视线问题导致安检员并未及时发现飞机的腐蚀和氧化情况,所以才会让这架有问题的飞机继续飞上高空。
飞机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美国的各大航空公司全部更换了老旧的客机,并按照严格的机龄使用年限,对飞机进行定期的维修和安检工作,避免此类事情的再次发生。
同时,美国的各大机场也对飞机设置了安全管理条例,杜绝将有问题的飞机送上天空,加强了乘客们乘坐飞机的安全性。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美国政府还专门制定了严格的飞机安全条例,要求各航空公司对乘客的身家性命负责,一旦出现空难等事故,都要尽量保证飞机乘客的安全,否则将依照法律追究到底。
翻拍电影
多年以后,这架波音-的事迹被搬上了美国大屏幕,无数的美国人见证了这次惊险的空中经历,为国家的航空航天安全,带来了极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