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看《天龙八部》,感觉最让人痛心的角色就是丐帮帮主乔峰(萧峰)。而他使用的武功招式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降龙十八掌了。彼时,还觉得这就是金庸大师自创的武功名称和招式。后来偶然读到一部传统文化典籍,才发现,原来,金大师的降龙十八掌,是有文学出处的。降龙十八掌的招式名称,几乎都来源于一部中国经典书籍——《周易》。并且,不止是名称一样,武功招式中的武学思想,也是应和《周易》的思想内涵。
01《周易》的群经之首地位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相传是周文王姬昌被商纣王囚禁时,潜心研究伏羲氏留下的八卦,在八卦的基础上,分解出八八六十四卦。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易经》也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可千万别把《易经》当成简单的占卜问卦之书。《易经》在我国被尊为“六经之首,大道之源”,深受老子、孔子等古圣先贤和历代伟人、哲人的推崇。《易经》即是哲学、*治学、也是医学、营养学、法学……
孔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孙思邈:不知易,不可以为医。
虞世南: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苏东坡:抚视《易》、《书》、《论语》三书,即觉此生不虚过。
同时,《周易》还是近现代国内外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和经济学家、企业家等所重视的蕴藏了万事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大智慧之书。
我始终怀疑《易经》的文化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留下来的,不是这一个冰河时期的产物,因为它的科学、哲学的道理太高明了。——南怀瑾
南怀瑾先生甚至怀疑《易经》不是这个时期的文明产物,说明越是深入研究《易经》,约会发现《易经》的博大精深。我们的学者并不是自吹自擂,国外的著名学者,科学家也同样对中国的《易经》深感认同。挑出了以下两位代表
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做出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爱因斯坦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荣格
甚至,近代学者受易理启发,获得诺贝尔奖的就有四个人。分别为
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
丹麦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酒会上以太级八卦纪念章赠人。
中国杨振宁、李*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并自称得于易经的启示。
由此就可感受《易经》的威力了,《周易》的博大精深,可能远超过我们现在的研究所得。《周易》当之无愧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
《周易》在宏观上包含宇宙万物的变化规律,在微观上,又涉及人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下面就来说说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对《周易》的运用吧。
02金庸武侠中的《周易》
第一式亢龙有悔
出处:易经乾卦上九:
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意思就是飞得高,必定有落下之时,所以,太刚易折,凡事要留有余地,性格不易太冲动,大致就是劝人不要太高傲,免得招来杀身之祸。
第二式飞龙在天
出处:易经乾卦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意思是左右逢源,顺风顺水,大展宏图、还有一种意思是可以做皇帝了。
第三式见龙在田
出处:易经乾卦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意思是龙出现在田间,有厉害的人要出来治国了。也比喻名士即将被发现。
第四式鸿渐于陆
出处:易经渐卦九三: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意思是办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欲速则不达。
第五式潜龙勿用
出处:易经乾卦初九:
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比喻事物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要韬光养晦,小心驶得万年船。
第六式利涉大川
出处:易经同人卦: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意思是主动出击,不要错过最佳时机,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七式突如其来
出处:易经离卦九四,
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指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也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第八式震惊百里
出处:易经震卦
震:亨。震来虩虩,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有惊无险、虚惊一场的意思,和我们说的光打雷不下雨是一个意思。
第九式或跃在渊
出处:易经乾卦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指龙或跃上天空,或停留在深渊,
表示只要根据形势的需要而进退,就不会有错误,和实事求是一个意思。
第十式双龙取水
出处:由丐帮祖师所创,出处认为是佛经。
也就是一招两式。和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是一个意思。
第十一式终日乾乾
出处:易经乾卦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意思是整天自强不息,勤奋努力,坚持不懈。
第十二式时乘六龙
出处:易经乾卦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意思是天子出现了,因为乘六龙的只有天子
第十三式密云不雨
出处:易经小畜卦小畜:
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事情已经谋划好了,还没有开始的意思
第十四式损则有孚
出处:易经损卦损:
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
意思是要想别人信服,必须有所付出
第十五式龙战于野
出处:易经坤卦上六:
龙战于野,其血玄*。《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意思是残忍的战争已经开始
第十六式履霜冰至
出处:易经坤卦初六:
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意思就是脚下有霜说明冰冻就要来了。
第十七式群龙无首
出处:易经乾卦用九:
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意思是没有领导人。
第十八式神龙摆尾
出处:易经履卦六三:
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创“降龙十八掌”的那位高人本来取名为“履虎尾”,好比攻虎之背,一脚踏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反咬一口,自然厉害猛恶之至。后来的传人嫌《易经》中这些文绉绉的卦名说来大不顺口,改作了“神龙摆尾”。
《周易》内容博大精深,蕴含无穷奥妙,越研究,越会发现《周易》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可以端正人生态度、获得思想的升华,也可以学到具体有用的实用技术。
但是《周易》毕竟是几千年前的书籍,语言,文字难免晦涩难懂,就像文中对降龙十八掌的出处解释,是不是看引文,就觉得似懂非懂呢,这也是很多人对《周易》感兴趣却望而却步的原因。
《周易》原文的语言实在太“文言文”了,但《周易》的神秘和奥妙又实在是太吸引人,现在,对《周易》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阅读下面这本书来理解我们古人的智慧了——《易经的智慧(彩色图解)》。这本书,简单来说,图文并茂,用现代人能理解和看懂的语言,来阐述《周易》的内涵。看这本书,你会觉得在也不用担心看不懂《周易》了。
《易经的智慧(彩色图解)》分为五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介绍了《易经》的基础知识,叙述了《易经》的起源和影响。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对《易经》六十四卦的解析,对每一卦都列举其卦名、卦画、卦象、卦辞、爻辞,并分别进行了简洁明了的白话翻译,阅读起来soeasy。
第三章为《易经》的上经,解读从乾卦到离卦共三十卦的智慧,讲述天地万物运行的哲理。
第四章为《易经》的下经,解读从成卦到未济卦共三十四卦的智慧,讲述社会人生发展的哲理。
第五章为《易传》的内容,帮助读者全面汲取《易经》的智慧。为方便读者理解,采用图解的方式。有余幅精美手绘插图,便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借鉴。
喜欢《周易》,想了解《周易》的小伙伴们,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购买。价格也不贵。
另外,如果对金庸大侠的《天龙八部》感兴趣,也可以点击下面链接购买。不过小编倒是觉得,从性价比上,似乎《周易》更划算啊,因为可以反复翻阅,而且相信每次翻阅你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最不济,还可以当成营养调理书呢,哈哈,开玩笑了。《天龙八部》这套书是金庸老先生的经典,只是价格有点贵,除非特别喜欢,也想收藏的,否则还是适度控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