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口真气足。”读过《倚天屠龙记》的朋友应该都不会忘了这段口诀,此乃“九阳神功”最大关键所在,天下内功大抵上敌人攻击何处,便以意念集中在那一处,气随心动内力便凝聚在那一处,以此抵挡对手的凌厉攻击,这种内功往往容易被高手以“虚招”所破,“九阳神功”则不同,不论对方力道大小如何、劲力收发如何,它始终一口真气护住全真,因此这门武功也被称为金庸小说第一护体神功,天下武学均不离其藩篱。
张无忌在昆仑山福地练成“九阳神功”后内力大进,此时他的功力并未大成,直到在布袋和尚的乾坤一气袋里被自身真气冲击鼓荡后,终于水火既济、龙虎交汇,内力真正达到了大成水平,原文说他“内内外外真气激荡,身上数十处玄关一一冲破,只觉全身脉络之中,有如一条条水银在到处流转,舒适无比。”那么张无忌此时的内力修为到底有多强呢?
一、“武功再高也怕菜刀”难以想象武功盖世的张三丰也会受伤,关于张三丰这个人各位应当都很熟悉,他是历史上武当派不世出的奇人,他在历史上被称为“忠孝神仙”、“犹龙六祖隐仙寓化虚微普度天尊”、“通微显化真人”、“韬光尚志真仙”、“清虚元妙真君”、“飞龙显化宏仁济世真君”,在百姓眼中,张三丰非人哉,他是地仙,他是隐仙。
可惜到了金庸小说里他被剥去了传奇的外衣,成为了一介凡人,既然是凡人,那么任你武功再高也会受伤。《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说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他认为江湖上最厉害的永远不是武功招式,而是阴谋诡计与机关陷阱,一旦落入其中任你武功再高也不管用,说白了,江湖上最可怕的武器是人心。张三丰百岁高龄武功盖世,昔年与之交过手的人早已死得干干净净,《倚天屠龙记》时代中基本无人能够是他对手,然而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无敌的存在,却差点死在了刚相的刚猛掌力之下。
刚相乃金刚门弟子,外门功夫霸道之极,寻常血肉之躯如何能够抵挡?饶是张三丰修为过人瞬间反应过来以武当绝学一掌击毙刚相,而他自己也因此身受重伤,再无力对敌,此时张无忌终于站了出来。
二、张三丰对张无忌内力修为的评价张无忌没有多说什么,他抓住张三丰的手掌,将自身浑厚无比的“九阳神功”内力输入张三丰体内,刹那间张三丰便感受到了一股汩汩然、绵绵然,其势无止无歇,无穷无尽的内力,胸中有了这样一番评价——张三丰于刹那之间,只觉掌心中传来这股力道雄强无比,虽然,但泊泊然、绵绵然,直是无止无歇、无穷无尽。一惊之下,定睛往张无忌脸上瞧去,只见他目光中不露光华,却隐隐然有一层温润晶莹之意,显得内功己到绝顶之境,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
世人只注意到后面内容认为张无忌的内力不在张三丰、郭靖之下,却忽视了内容开头“远不及”三个字。什么叫“精醇纯正”?咱们可以从《笑傲江湖》中的得到启发——“独孤前辈当年挟此剑横行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可得,那是他老人家已将这套剑法使得出神入化之故。同是一门华山剑法,同是一招,使出来时威力强弱大不相同,这独孤九剑自也一般。你纵然学得了剑法,倘若使出时剑法不纯,毕竟还是敌不了当世高手。此刻你已得到了门径,要想多胜少败,再苦练二十年,便可和天下英雄一较长短了。”
令狐冲虽然学到了完整版的“独孤九剑”,然而其剑法远不及风清扬、独孤求败精纯,所以实战中令狐冲定然不及风清扬与独孤求败,风清扬还举了一个例子,同样是一门华山剑法,同样的一招,使出来的威力却有强弱之分,原因就是两人剑法精纯度不一致。
张无忌与张三丰的情形等同于令狐冲与风清扬,张无忌内力的浑厚程度与张三丰在一个境界(类似于令狐冲和风清扬一样都学到了“独孤九剑”的剑法,剑法招式一致),然而他的内力却远不及张三丰精醇纯正(好比令狐冲剑法远不及风清扬纯正)。剑法招式越精纯,那么威力就越大,实战能力就越强,同理,内力是一切招式的基石,高手内力越精醇,那么就越容易施展凌厉的招式,内力越容易运用自如、以内力为基础施展出来的招式的威力就越大。
所以张无忌的内力修为比之张三丰,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远远不及。这便可以解释张无忌武功盖世,为何实战中屡次打得很窝囊,原因就是他内力的精纯度远远不够,同时也可解释为何他的“九阳神功”会给三渡打得后继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