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刑,顾名思义就是受刑的人被蚊虫叮咬的一种刑罚。
蚊刑起源于春秋战国的齐桓公,一天齐桓公躺在床睡午觉,看到蚊帐外的蚊子飞来飞去,齐桓公不由脑洞大开,不禁感叹到:“老百姓都丰衣足食了,可这些蚊子还饿着,我对不起它们啊!”于是命人将放蚊子进来,吸自己的血。
齐桓公仔细观察后发现,有些蚊子吸一口血,就飞走了安然无事;而有些蚊子很贪婪,吸一口还拼命地吮第二口、第三口……,最后不是被一巴掌拍死,就是涨破肚子而死。后来管仲建议,给那些贪腐严重的官员处以“蚊刑”,齐桓公觉得这个想法很新鲜,于是满口答应。
于是将两位秋后问斩的贪腐犯人,全身的衣服脱光光,然后带到蚊虫密集的树林中,或者是用船带到蚊虫多的水面上,让蚊虫“饱餐”一顿。一夜过后,两个人身上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蚊子,血已被蚊子吸干,像两具刷了黑漆的雕像。百姓们拍手称快,纷纷指责:这种寄生虫,就应该去喂蚊子。
蚊刑,人被叮咬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可想而知,因为人被绑着,又不能赶蚊子又不能挠痒痒,最后只能活活被“折磨”而死,还不如砍头来得痛快。至此齐桓公自上而下的官员都不敢贪腐奢靡,一个勤俭节约、秩序井然的国家展现在历史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