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散户的钱为什么总是“不翼而飞”?
股民亏的钱都去哪儿了?到底是谁赚走了股民的血汗钱?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众多股民心中。
其中一个比较被认同的观点是:蒸发了!
大家需先明白一个道理:股价不等于现金!
投资者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当前股价当成实际现金所得。
钱这种东西,只有实实在在地落进自己的口袋,那才叫自己的钱。
上市公司估值=个股价格x股本数
股本数在一段时间内是相对固定的,
所以能影响到公司估值的只有个股价格这一个变量。
公司估值并不等于有人真出了这么多钱买过这家公司,
只是以当前估值对应的股价有了一笔交易。
有媒体说年A股蒸发了十几万亿,实际上并没有损失这么多钱,这些钱是这么计算得来的:
以最高点成交价计算估值的一种数学模型,损失是肯定的,但没有这么多。
股市蒸发的钱其中一部分是“虚拟”的,但确实有很多钱流向了四个渠道
真相一:交易成本
印花税收。个股交易印花税是从普通印花税发展而来的,是专门针对个股交易额征收的一种税,目前采用的是征收。
券商收益。也就是佣金,每家券商针对不同投资者给的佣金费率都可能不同,最高3‰。
此外,还有支付给证券登记清算机构的过户费,支付给基金的管理费等。
真相二: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
上市公司。个股上市后,上市公司就成为投资大众的投资对象,就能向大众筹资。
“大小非”。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个股,反之叫大非。
真相三:“投资高手”、游资、热钱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的资本交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方赚钱,也有一方输钱。
赚钱的“投资高手”多数是掌握市场信息者,还有证券公司或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员等。
他们会选择某一时机“暗渡陈仓”,最终让钱落到自己的腰包。
而游资、热钱,由于这部分资金较大,在某些程度上有能力左右股价。
真相四:极个别的散户
在这群人中,力量薄弱、操盘能力不足、消息不灵通的散户,是绝不可能作为大比例存在的。
而拥有庞大资金、强大团队、丰富的第一手消息的大机构,更有可能是股价下跌前及时退出的赢家。
当然,从我国有证券市场以来,也确实出现过从几万元到上亿资产的投资幸运高手。
但是“人家赚钱,不一定意味着你也能赚钱。”
中国股市目前的A股处于什么位置?
中国股市的股民投资者已经超过1.5亿了。
从中可以看出A股市场的散户投资者数量有多的大。
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数量不断的增加,
券商开户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A股市场的看法逐渐在改变。
许多股民投资者认为,目前A股市场已经接近熊市的底部,参与的价值投资相对来说较高。
因此,许多新股民投资者进入了A股市场,并带来了投资者数量的增加。
目前,科创板的上市交易已引起市场的一些